NEWS · 新闻资讯

先铁道j9九游会兵后基建工程兵最难忘建设北京地铁和毛主席纪念堂

发布时间:2023-03-23 人浏览

  j9九游会这位战友好幸运,他把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都当过了。但他的故事还是集中在当基建工程兵的这段经历上,建设北京地铁和建设毛主席纪念堂,这都是基建工程兵战友们引以为自豪的工程。作为亲历者,作者更真实地把参加两大工程的经过表述了出来。这是一段幸福的回忆,也是一段载入史册的国家记忆。

  2018年12月26日,我们1969年参军战友纪念到北京铁道兵十二师服役50周年聚会在黎川宾馆如期举行,聚会筹备组为了制作战友纪念相册,要求大家每人交几张在军队时的旧照片。我在自己的相册里首先挑选了一张1969年在八大处照相馆照的一张佩戴毛章的全身照,久久地端详,久久的思考,照片有些微微泛黄,时间有些久远,却把我带回了那一段美好的,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

  五十多年前的1968年12月28日,我与203位来自农村以及社会多阶层的黎川籍同乡青年,出于对军营的向往,对五星的崇拜,毅然决然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了保家卫国,完成我们神圣的使命和义务,胸前带着大红花,闻着鞭炮的硝烟,听着欢送的锣鼓,带着亲人的嘱托,离开了生养我们的家乡,踏上了远去的征途。

  当我们在黎川饭店里换穿上全新绿色军服军帽时,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出饭店大门后,大家排着队上解放牌汽车,边向欢送我们的亲朋好友打着招呼,此时成为军人的兴奋和与亲人离别的情愁相互交织的心情难以言表。我们来自农村的青年大都是人生首次乘坐汽车,上车后有的呕吐,有的忐忑不安,有的沉浸在与亲人离别的情境之中。汽车驶行若干个小时后,从汽车接驳到闷罐军列时,很多人情绪才平复下来而换了一种心境。全体人员顺利进入闷罐军列后,出于安全原因,车箱是封闭的,军列里面的人双目看不到沿途任何风景。当大家在封闭的车厢里分不清列车行驶方向时,带兵首长向大家庄严宣布,大家这次行程的目的地是祖国首都北京,这下不得了啦,车厢里沸腾了,闷罐车不闷了,大家心中暗自庆幸,我们人生的大方向是正的,我们的路是对的,从那天起,我就与203位乡友成为了战友,成为了同寝共餐,朝夕相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生死与共的兄弟。

  当军列运行四天五夜后,终于停靠在了北京五路居火车站,这时天空正是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不远处停着挂有热烈欢迎新战友红色横幅的汽车,我们随后随车来到首都钢铁学校,在这里我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紧张艰苦的新兵训练。在学习和军训中,我们才发现,由一个地方上的社会青年转变成一个有基本素质的军人,这中间有一段艰苦路程要走,有几道关要过,一是从南方到北方,要过不感冒也咳嗽的气候干燥,水土不服关;二是习惯以大米为主换成以高粱、小米、玉米为主的饮食关;三是游移在山地和稻田里的双脚,改为不是起步走就是正步走,一天下来腰酸腿疼军训关;四是扶犁耙握镰刀的手,改为端枪握笔的手,过文化零基础的关。总之,所有作息和生活习惯全颠覆了,好在部队是一所好学校,是磨练人意志的好地方。通过紧张学习和艰苦训练,圆满顺利地完成了新训任务后,陆续地分到了老连队。

  铁道兵十二师这支部队是为修建我国第一条地下铁道而专门组建的,是毛主席,周总理亲笔批示修建地铁,元帅将军亲临现场组织实施开工的重大工程。第一条地铁当时实为战备工程,与之还有配套的工程,是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保密工程,在保密教育时部队要求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所知事项,活着装在肚子里,死了也要烂在棺材里,可见保密级别之高。因此,我认为我们这支部队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不亚于任何一支野战部队。

  陆续分到老连队后,更艰苦的考验还在后头。头次跟老兵到施工现场,开始觉得新鲜稀奇,慢慢了解了铁道兵作业特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恰好我们的作业场地就是石山隧道,也就是我国第一条地下铁道第一期工程的51、52、53号站,隧道里的作业环境非常险恶,j9九游会风枪在山石上打眼后,再经雷管炸药爆破,炸裂后的大小石块锋利乱飞,再用轨道板车外运,然后绑扎钢筋。记得有有一次,我们在隧道作业时,遇到一次爆破,当时产生的声音震耳欲聋,可能因突然,心里没准备,有一位战友惊吓得跑回了连队,如果从现在来看属于人的应急反应,就象有的人有恐高症一样,但当时这位战友还是受到了领导的严厉批评和教育,说如果在战场上你就是逃兵。

  我们是承担预埋管线,照明安装,固定电缆勾并安放电缆及排水,隧道内作业难度和劳动强度非常大,但最难的还是渗水问题,因为当时没有一种防水材料阻止渗水,因此,隧道内设有排水池,池内放排水泵,水到一定高位,水位器启动排水,为防仪器设备故障,需安排人24小时值班,不能有任何闪失,因为隧道地面附有825伏直流电的轨道,j9九游会一旦水流冲到带电轨道,会出现跳闸断电,机车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会很严重,因为当时这项工程不是承载民用交通工具,而是一级战备工程。

  由于施工现场离部队住地较远,不管施工还是值班,就餐喝水都很困难,尤其到冬季,炊事班逐个施工点送饭,时间太长,吃上热饭喝热汤都难, 由于作业时间长,忍受饥饿和干渴是常有的事。

  隧道内地质复杂,作业面潮湿,爆破后产生的粉尘使空气污浊,噪音嘈杂,由于那年代科技不发达,缺乏装备,很多材料都要人拉肩扛,加上对人的防护能力不足,受伤和突发疾病也是常有的事。

  我也回忆起了北京地铁2号线开工后,我和连队的战友一起先后参加了八O六工地,五一九工程,老北京图书馆地下等保密工程变压器的架设与送电工程,还曾参加了新街口豁口一段护城河的开挖整治施工。开始挖河道时,每人每锹土都能摔到地面,随着往深处挖,每锹土已无力摔上地面,而是要在河道边半高处放斜坡平台,底下的人把每锹土送到河边半坡平台,j9九游会然后半坡平台站着的人再将底下送上来的土铲送到地面,由于当时缺乏挖掘土方等机械设备,大都凭借传统的简陋工具和人工繁重的体力劳动来完成工程作业和施工任务。在老北京图书管底下坑道施工,正值七八月份北京最炎热的季节,又受施工场地周边建筑物限制,更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坑道内施转范围受限,坑内环境温度达五十度,每人光着上身,穿着裤衩从坑道内拆运打完混凝土后的模板,人人挥汗如雨,有的人因出汗多而脱水,要喝水需从高出坑道20余来米的地面上,打好一小铁桶水,用绳栓好往坑道送水,但远远满足不了施工人员降温解渴的需求。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完成超负荷的任务,说不苦,那是假的,现在的我们也很难想象,这样一群部队的年青战士,在这样的环境里,不但能够,而且工作中充满热情,生活很简单朴素,工作得却很快乐,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得益于部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首先是两不怕教育,1969年4月28日,在九届一中全会的讲话中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而不赞成那样的口号:‘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疲劳’。”这段话在“九大”之后以“毛主席的教导”形式公开发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随后在全国以口号形式流行,成为政治动员、鼓舞士气的流行的话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用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等优良的传统教育来凝聚军心,激发干部战士的战斗精神和以苦为荣来增强斗志,提高战斗力。其次,以创四好连队(政治思想好,三八作风好,生产施工好,生活管理好),和争当五好战士(政治思想好,军事技术好,三八作风好,完成任务好,锻炼身体好)为内容的五好战士运动,同时四好连队向南京路上好八连看齐,争当五好战士以雷锋为榜样,在这轰轰烈烈的创“四好”,争“五好”运动中,在上级颁发的奖状和喜报中,在班,排,连长的口头嘉奖中,大家都能自觉地,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给的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可见,精神力量至关重要。

  我更不能忘记, 1976年还参加了建造毛主席纪念堂的施工劳动。由铁道兵改转基建工程兵后,先后参加了车公庄、西直门、积水潭、鼓楼等站及各区间照明管线的铺设及安装任务。为北京地铁的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部队那些年虽然艰苦,但我们学到了部队的好作风,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坚定了我们的信仰,培养了我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铁道兵的生活常态就是风餐露宿,栉风沐雨,铁道兵的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艰苦奋斗,志在四方”,铁道兵的军旅生涯,永远是我心中难忘的岁月,铁道兵的精神和文化,永远是激励我前进的不竭动力,我永远不会后悔这段当兵的经历。

  1983年7月,我们正式郑重地摘下了军帽上的红五星和军衣上的领章由基建工程兵第六支队集体转业到北京市工作。我们正式向军旗告别,火红的军旗不再属于我们,响亮的军号不再属于我们,庄严的《中国人民进行曲》不再属于我们,别了军营,别了军旗。作为曾经的一名中国军人。虽告别了军旗,但这面旗帜每天都在我心里升起,鲜红招展!我们喜欢这支部队,我们热爱这支部队。现在我仔细端详身穿熟悉的六五式军服,佩戴的毛章,相片边上有毛主席亲笔题词“为人民服务”的戎装照,使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六七十年代,仿佛又看到失去的青春和芳华,戎装照让我无限遐想,看着自己当年的芳华,想着把一生最美丽最宝贵的一段岁月奉献给了国家和军营,感到无怨无悔,j9九游会感到自豪和欣慰,感觉即便从头再来一次人生,也还要选择从军之路。

  我眼前浮现出战友分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j9九游会203位来自农村以及社会多阶层的黎川籍同乡青年,在部队服役几年后,陆续转业复员到地方。想起和战友离别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和他们别离时的那种不舍之情真的是无法用言语来表明! 50年时间足以风化许多往事,可众多战友情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始终将我们紧紧吸引。我们庆幸在部队结缘,我们庆幸是战友。忘不了那时战友们同甘共苦的情谊,我怀念战友之间纯洁的感情。但分别后大家各奔西东,联系少了,有的甚至下落不详,多么向往别后的战友再重逢。渴望己久的机会终于来临,2018年三季度,黎川69年参军五十周年庆典,以黎中华为首的,十多位战友组成筹委会终于诞生,他们富有成效工作,满足了广大战友共忆军营往事,共叙战友情怀的迫切愿望。筹委会不但为战友们建立相聚平台,也为战友们准备制作永久纪念的视频U盘和相册。

  战友们陆续把自己的照片交给筹备组,我也从深深的回忆和思考中回到现实,郑重把戎装照片交给筹备组。我期待筹委会尽快制作出精美的战友聚会相册来,经常翻翻相册中那些戎装照片,尽情回味那一段美好的,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

  刘金龙江西省黎川县潭溪乡团村人,1968年12月在黎川应征入伍,先后在铁道兵第十二师和基建工程兵第六支队服役,于1984年1月1日集体转业北京城建总公司直至退休。


上一篇 : j9九游会立足三尺讲台 谱写无悔人生
下一篇 : j9九游会南昌东站进行“大屋盖”整体滑移施工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12-2023 j9九游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